Search

假日,來分享2021截至目前,我的股票戰績。

我的資產配置有三類,一部分在房產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假日,來分享2021截至目前,我的股票戰績。

我的資產配置有三類,一部分在房產,但我並不認為它是最好的投資工具,主要的目是「保值」。

一部分是「活存」,因為開公司,手上需要足夠的留周轉金;另外,我把一筆固定的閒置資金,放在股票帳戶裡買賣股票。

存股,並不是我現階段的投資計畫。

現階段的買股策略,我還是以「中、短線」交易為主,畢竟在股市殺進殺出還蠻有娛樂性…而且我自認有做功課,很想挑戰一下大盤漲幅。

另外,持續的收入是很重要的,這會讓我買股更有底氣。

「用閒置資金、有持續收入、有選股知識」,這三點應該是想要短期投資者,必要的三要素,不然很容易壯志未酬身先死。

具備上面三個要素後,我的投資績效比年輕時橫衝直撞好太多。

這是我前兩年的投資績效:
2019年:+259,834
2020年:+325,207

在做2021年度計畫的時候,我訂了一個目標給自己,希望2021年股票投報率可以到20%。

前幾天結算一下,現在已實現損益是+38萬,加上配息,已經超過我設定的目標,歐耶~

我把今年買賣股票的邏輯寫下來,給自己做紀錄、讓新手當參考、也請高手多指教。

去年手上同時有太多個股,我發現根本沒時間研究,搞亂自己的節奏;沒關係,有錯就修正;今年我主要集中在四檔股票(ETF)上:神基、印度ETF、越南ETF、東森。


《神基》

這檔股票我關注了兩年,像交朋友一樣,越來越了解它的個性。

神基的營收不錯,又有高殖利率(5~6% up),是我認為進可攻、退可守的標的。

因為長期和它交朋友,所以大概抓得出它區間的低點,到了低點,我就買買買,然後耐心地放著、等著。

每個月我會看一下它的營收,如果沒有太大狀況,就繼續持有,大概每三個月,就會遇到一次好賣點,今年,我來回交易過兩次,兩次分別有20%、12%的獲利。

連續好幾年,它在配息之前它都會大漲一波,只要在相對低點買入,耐心等到除權息之前應該都能賺到一波。(我正在等下一個買點)



《印度ETF》

五月初,我看到印度疫情失控,印度股市恐慌大跌的新聞,讓我想到去年的經驗,許多國家都是在恐慌大跌之後,緊接著就是大反彈;我當下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買點。

我當時也查到印度ETF折價率有2%,等於是用低於淨值的價格買入;所以在看到新聞的隔天,我就進場買了印度ETF,從五月到現在印度股市已經漲了12%,我也在達到預設的獲利後脫手。

去年股災真的有讓我學到一些寶貴的投資經驗。



《越南ETF》

我真的很看好越南市場喔,原因,我會寫在我的新書裡。

台灣第一檔越南ETF上市之前,我就請交易員幫我認購,但上市幾天後,我發現它的溢價率高到驚人,明明淨值15元、卻溢價了20%,所以我買入沒多久,就直接全部賣出,小賺了一些。

真的有很多搞不清楚狀況小白,被當成韭菜收割。

等到越南ETF的價格貼近淨值後,我才開始分批買進,目前我只買不賣,如果沒有甚麼意外,我至少會長抱個三年以上。

《東森》

應該算是「生活選股法」吧?

這一檔,是我操作過最投機的股票(通常我不碰投機股)。

前陣子東森直消廣告開始大量出現,我陸續發現臉書上不少朋友加入這個體系,還有這位老闆只許成功的性格,我認為會有一波「炒作行情」。

於是我在六月初大約27塊的時候買進第一批,這檔一ㄠ股真的一路狂飆,一度被列入處置股票。

一開始我就定位是在「投機」,心理已經訂下遊戲規則:漲到30%就獲利了結;跌到20%就認賠賣出,當第一波我賺了30%就跑了。

後來我觀察好像還有行情,又陸續小量買入、然後很快的賣出。

那時我查到東森股東會在7/7,所以我用這個時間點當作基準點,在7/7前一定要把手上的持股清光,因為我認為在股東會前,東森應該不會讓股價掉下來。

看看線圖,7/13東森創下高點後,就一路跌…

投機股,就像養豬,肥了就要殺,千萬別把當雞養,以為會一直下金蛋….

/

2021還有四個月結束,希望明年結算的時候,可以有更好的成績….到時候再和大家交流啦

最近指數下修不少,慢慢等時機進場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